首 页 医院动态 医院简介 科室介绍 特色专科 优势病种 预约就诊 疾病知识
胆囊炎
西医大类
  西医内科
西医小类:
  消化

中医大类

  中医内科 *

中医小类:

  消化 *
概    述
    
西 医
病 因
病 理
     一.病因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有结石的胆囊,也可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等疾病。多由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因素引发此病。
  (1)胆囊出口梗阻:90%以上的胆囊炎伴有胆结石病,无结石者则少于5%。除胆石外,蛔虫、华支睾吸虫、梨形鞭毛虫等也可造成胆囊出口的梗阻现象。
  (2)细菌感染: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早期并非细菌感染,由于胆囊的缺血、损伤、抵抗力降低,发病1年后,50%以上的病人可继发细菌感染,多为肠道寄生菌群。感染的途径有:病原菌随血流入胆囊(血源性);肠道细菌自门静脉回流至肝脏,再经淋巴管蔓延至胆囊或随胆汁排入胆囊,还可因胆囊部位的创伤,使细菌从创口侵犯胆囊。
  (3)性激素的影响:妇女在妊娠时,由于性激素的影响,可使胆囊排空延缓,胆囊扩张,胆汁淤积而导致急性胆囊炎。
  (4)神经、精神因素:迷走神经阻断术后,疼痛、恐惧、焦虑等神经及精神因素的影响也可使胆囊排空障碍,而导致胆汁淤积,囊壁受到化学刺激而引发胆囊炎。
  (二)慢性胆囊炎
  (1)结石因素:约10%的慢性胆囊炎由此因素引起,原因是结石刺激胆囊壁发生炎症,还可继发细菌感染。
   (2)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可渐渐演变为器质性病变。在迷走神经切除术后,胆囊的张力和动力出现变异,排空时间延长,胆囊增大,渐渐出现胆囊壁纤维化、增厚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3)感染:l/3患者的胆汁培养有细菌生长。细菌可经血液或淋巴或邻近组织器官炎症的直接蔓延,以及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上行至胆囊等途径而感染。慢性胆囊炎亦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15%慢性胆囊炎患者过去有肝炎病史。真菌、寄生虫如蛔虫、肠贾第虫感染亦可导致慢性胆囊炎。
   (4)代谢因素:在大胆囊内注入某些胆盐溶液可形成慢性胆囊炎,这和胆汁酸成分改变的化学作用有关。胰液返流亦可引起化学性慢性胆囊炎。
   (5)血管因素:胆囊壁血管病变可导致胆囊粘膜损害,胆囊浓缩功能和弹力减失,出现纤维化。
   (6)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来。
  二.病理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的胆囊病理解剖可见胆囊壁中度增厚,长期反复炎症者胆囊壁可高度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多数因疤痕组织收缩,胆囊腔非常狭窄,甚至完全闭合,如胆囊管或颈部为浓厚粘液或胆石嵌顿,胆囊亦可膨胀,使囊壁变薄,囊腔充满由囊壁分泌的粘液,呈稀薄液状或浓缩成胶状小块,称为胆泥。胆内石头多与囊壁的粘膜粘着,或被机化的纤维网包裹。胆石可使囊壁发生溃疡或引起慢性穿孔。胆囊可与邻近器官粘连而产生幽门或结肠梗阻。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胆囊粘连共有损害,代之以肉芽或疤痕组织。囊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性变或钙化现象。胆囊如无膨大,胆囊肌层常肥厚。胆囊如为胆固醇沉着,亦称为“草莓样胆囊”,较为常见,约占胆囊病总数的20%~30%,其特点为胆囊粘膜的绒毛有无数黄色斑点或条纹状胆固醇及其他脂质沉着,形如草莓。胆固醇沉着可侵犯整个胆囊(弥漫型)或局限于一部分粘膜(局限型);病灶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头,大的如豌豆;有些呈带蒂的息肉样赘生物侵人胆囊腔内。约半数草毒样胆囊有代谢性胆石存在。本病病因不明,多数认为系胆固醇代谢失调所致,组织学检查常无炎症证据。

中 医
病 因
病 机

西 医
临 床
表 现
     一.急性胆囊炎
  (一)典型症状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
  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
  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二)并发症
  1.气肿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的变型,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开放性穿孔,是少见的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5%,应及时手术治疗,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3.局限性穿孔,多数可施行胆囊切除术,严重者也可进行胆囊造瘘和脓肿引流术治疗。
  4.胆石性肠梗阻,该病极易延误诊断,故死亡率可达15-20%,一般给予手术治疗。
  (三)化验检查
  1.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
  2.B超检查
  3.腹部X片
  4.腹部CT或MRI
  二.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诊断
  1.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发生于上腹部或右季肋部,呈隐痛,或向左腰背部、右肩胛区下部放射。
  2.可有餐后上腹部饱胀、嗳气打呃、消化不良等,多在进油腻食物后症状明显。可有胆绞痛及急性胆囊炎发作史。
  3.中上腹压痛或叩击痛,胆囊区可有压痛,可扪及肿大的胆囊,也可无阳性体征。
  4.B超检查 胆囊缩小,胆囊壁增厚,粗糙或胆结石光团及声影。
  5.腹部X线平片显示阳性结石及胆囊钙化,胆囊造影提示胆囊缩小、变形及胆石,胆囊收缩功能差或无收缩功能。
  6.十二指肠引流液有助于胆囊炎的病因诊断
中 医
临 床
表 现
西 医
诊 断
分 型
     一.急性胆囊炎
  1.有典型的阵发性腹绞痛发作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征象。
  2.血白细胞总数剧增,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B型超声检查,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可能可看到结石的影像。
  二.慢性胆囊炎
  1.病史提问 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多发生在右上腹或中上腹部,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腹痛常发生于餐后,但亦可于饮食无关,疼痛常呈持续性。可伴有反射性恶心,少有呕吐及发热、黄疸等症状。可伴有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并于进油腻食物后加重。在急性发作或结石嵌顿在胆管时可有急性胆囊炎或胆绞痛的典型症状。问诊时应寻问既往有无反复发作胆绞痛的病史、起病急缓、疼痛的部位、性质特点、放射方向、时间及伴随症状。
  2.体检发现 右上腹部压痛,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胆囊炎的表现。部分病人可无阳性体征。
  3.实验室检查 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的实验室检查相同,无急性发作时可无异常改变。B超检查 可探知胆囊的大小、壁厚薄、有无结石等。口服胆囊造影检查可观察胆囊收缩功能是否存在、胆囊内有无结石等。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鉴 别
诊 断
     典型的急性胆囊炎临床上较容易诊断,一些轻症病例或发病早期容易误诊,因临床上能引起右上腹疼痛的疾病很多。比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消化性溃疡穿孔,以及右心衰竭等疾病常与急性胆囊炎相混淆。
  (1)急性胰腺炎:该病可继发于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腹痛较急性胆囊炎剧烈,呈持续性,范围较广并偏向腹部左侧,压痛范围也较为广泛,血与尿淀粉酶一般均升高。
  (2)急性阑尾炎:高位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胆囊炎的不同点主要在于详细分析病史和体征。
  (3)胆道蛔虫病:发病突然,腹痛在剑突下呈阵发性绞痛,呕吐频繁,常有吐蛔虫史,腹痛可自行缓解。早期上腹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肌紧张。
  (4)溃疡病穿孔:病人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史,腹痛发作突然,呈持续性,较急性胆囊炎剧烈,并很快波及整个腹部,腹肌强直,但很少有呕吐现象。因较小的十二指肠穿孔,或穿孔后很快形成一个局限的炎性病灶时,容易与急性胆囊炎混淆。
  (5)肝脓肿:位于肝右叶前下方的脓肿,触诊时易把肿大的肝脏误认为胆囊炎性包块。
  另外,青年女性患者应与Fitz-Hugh-Curtis综合征相鉴别,这是由于急性输卵管炎所伴发的肝周围炎,可有右上腹疼痛,易与胆囊炎相混淆,鉴别点在于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有压痛,宫颈涂片可见淋球菌或沙眼包涵体。
  二.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应以与下疾病相鉴别
  1.胃、十二脂肠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均有上腹部满不适或疼痛、反胃等消化不良症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电子胃镜和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多有嗜酒史,通常伴有胰腺内或外分泌功能障碍,必要时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助于鉴别。
西 医
治 疗
     一.急性胆囊炎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提倡合理饮食,避免情志刺激。
  2.积极防治肠道蛔虫病。
  3.有胆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二)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营养及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2.给予镇静、解痉、止痛药物。
  3.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酌情选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氯林霉素等药物治疗。
  4.中药治疗。
  5.针灸治疗。
  (三)手术治疗
  1.胆囊切除术,可以彻底去除病灶和结石,是根治性手术。
  2.胆囊造瘘术,年老体弱、身体肥胖、一般情况不好的患者采用。
  3.术后并发症,术后可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或胆瘘、术后出血、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应给予积极治疗。
 
中 医
治 疗
西 医
预 防
调 护
     1)注意饮食。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2)保持大便畅通。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症状加重,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
   3)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
   4)要养性。长期家庭不睦,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
中 医
预 防
调 护
备 注
d3721.com
      
医院动态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医院资质
合规性说明及提示
ICP备案号:  蜀ICP备:18005138号-1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