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动态 医院简介 科室介绍 特色专科 优势病种 预约就诊 疾病知识
小儿佝偻病
西医大类
  西医儿科
西医小类:
  小儿内科

中医大类

  中医儿科 *

中医小类:

  儿科 *
概    述
    
西 医
病 因
病 理
     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12个月乳幼儿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喂养不当,又接触阳光太少更易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日光的照射不足;先天不足或生长过快;乳食中钙、磷等含量太少,不能达到身体所需,特别是早期断母乳以及小儿患各种急性传染病、长期腹泻、营养紊乱等均可使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神经、骨胳、肌肉和造血系统的异常,尤以骨胳生长障碍最明显。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哺养不当,从而导致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肌肉、骨胳失于孺养所致。常见症状为患儿睡眠易惊,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间多汗,常有枕秃,方头,囟门开大,闭合晚,肋骨有“串珠现象”,出牙迟缓,严重者有鸡胸,腿部呈“O”型或“X”型等。
  常见原因:
  一、 维生素D供应不足。婴儿膳食中含维生素D量很少,牛乳中含量少且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人工喂养者佝偻病的发病率比母乳喂养者高。
  二、人体中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户外活动少,则易患佝偻病。
  三、 其他因素如生长发育迅速;患有胃肠道或肝、肾疾病;只以谷类为主要食物,副食少以及服用其他药物等。

中 医
病 因
病 机

西 医
临 床
表 现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病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发育
  不良所致。
  轻症小儿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汗多,头部可见枕秃,囟门
  迟闭、方颅等。重者,除有上述症状外,出现鸡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
  脊柱弯曲等表现。
  本病为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因维生素D摄入减少和日光照射
  不足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以骨骼系统生长发育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本病发病缓慢,易被忽略,一旦发展到后遗症期,则难以恢复如常,民间俗称“鸡胸”、“龟背”。
中 医
临 床
表 现
西 医
诊 断
分 型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鉴 别
诊 断
西 医
治 疗
     ①主要治疗是补给维生素D,轻症每日口服5000~10000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30~60滴),重症每日1万~2万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60~120滴),连服1个月后,改用预防量,每日400~890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2.5~5滴);对重症或不能口服的患儿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40万单位,或维生素D:30万单位,2~4周后可重复注射一次,一般仅需注射1~2次,注射后2~3个月内不再口服各种维生素D制剂,2~3个月后再口服预防量。  
   ②如饮食中含钙量不足,可适当口服活性钙。注意不要长期过量服维生素D,以免维生素D中毒,但可服预防量至2~3岁,2~3岁后佝偻病已静止,无须再用鱼肝油预防。每日用维生素D治疗量较大者,不宜用鱼肝油(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与D)而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以免 发生维生素A中毒。 
中 医
治 疗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方二]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
  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方三]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方四]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
  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方五]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病。
  [方六]鸡蛋皮若干。将鸡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
  本方可用以防治小儿佝偻病。
  [方七]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
  本方可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病。
  [方八]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 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
  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方九]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炒鸡蛋壳20克,白糖30克。共研细末,每次0.5克,1日3次,宜久服。
  本方适用于因肾气亏损所致小儿佝偻病。
  [方十]虎胚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穹、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
  本方出自明朱橡著的(普济方》,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方十一]怀山药、牡蛎、生龟板、黑芝麻各15克,怀牛膝、熟地、茯苓各9克,制首乌12克,山萸肉、生白术、西党参、全当归各6克,益智仁3克,大红枣3枚。水煎服,或将药研成细末,和匀,每日早晨、晚上用开水冲调4.5克。同时用炙黄芪9克,大红枣5枚浓煎,连汤带枣1次服完,每日1次。
  本方源于《中医临证摄要》,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方十二]黄芪、菟丝子、白术各10克。水煎服,上药煎成200亳升,装人瓶中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全程2个月。
西 医
预 防
调 护
    (1)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获得足够的紫外线。
  (2)婴儿应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意补充钙质。
  (3)加强调护,不可让患儿过早、过多的坐。立、行走,避免骨胳发生畸形。
中 医
预 防
调 护
     自疗注意事项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出现后遗症。
  (2)坚持户外活动,结合中西药物治疗。
  (3)宜常食钙含量高的食物,如虾皮等。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维生素A、D丸,每次2粒,每日2次。
  (2)补天大造丸,每次3-5克,每日2次。
  (3)龟百牡骨冲剂。每次半袋-1袋,每日2次。
  (4)龙牡壮骨冲剂,每次1袋,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
  (1)鸡蛋壳炒黄研末,米醋调服,每次1.5克,每日3次。
  (2)乌贼骨粉1.5克,开水调服,每日3次。
  (3)醋炒鱼骨、白糖各等份,研末,每次1克,每日3次。
  (4)苍术、牡蛎各等份,研末,每次1克,每日3次。
  (5)紫河车、鸡蛋壳(炒黄)各等份,研末,每次0.6克,每日3次。
  3.饮食自疗法
  (1)常食蛋黄、鱼类、动物肝脏。
  (2)猪肝、黄芪各30克,五味子3克,先煎去渣,入猪肝煨烂,食肝喝汤,宜常服。
  (3)香蕈9克,煎汤,每日3次。
  4.外治自疗法
  生蟹足骨15克(焙干),白蔹15克,捣碎,用乳汁和匀,贴骨缝上,日贴1次。>
备 注
d3721.com
      
医院动态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医院资质
合规性说明及提示
ICP备案号:  蜀ICP备:18005138号-1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