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动态 医院简介 科室介绍 特色专科 优势病种 网上预约 疾病知识
结缔组织性肠炎
西医大类
  西医内科
西医小类:
  消化

中医大类

  中医内科 *

中医小类:

  消化 *
概    述
西 医
病 因
病 理
     病理改变
  1.硬皮病患者57%有小肠受累,小肠病理变化有平滑肌萎缩,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斑片状胶原纤维沉积,粘膜固有膜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2.皮肌炎时小肠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分节变化、伴低动力和通过时间延长。肉眼可见肠壁水肿、增厚。镜检示多处粘膜糜烂、粘膜下层水肿、肌层萎缩和纤维化伴淋巴及浆细胞浸润。肠管粘膜下层至浆膜层小动脉、小静脉内膜增厚易有血栓形成及管腔闭塞。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肠道损害主要是血管炎的结果,表现为纤维蛋白样变性、血栓形成、出血和缺血,主要侵犯肠道粘道下层、肌层和肠系膜小动脉、小静脉。
  4.结节性多动脉炎可累及肠道的任何部位,但主要侵犯肠系膜中、小动脉及粘膜下层和肌层小动脉,其次为小静脉。损害呈节段性分布,管壁各层均被累及。组织学特点为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及血栓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5.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并发小肠吸收不良、脂肪泻和选择性乳糖耐受不良。吸收不良是因并发小肠淀粉样变性所致,还可伴胃肠道蛋白质丢失。

中 医
病 因
病 机

西 医
临 床
表 现
     一.症状
  1.硬皮病患者临床可有腹部不适、腹胀、食后腹鸣、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间断性腹泻便秘交替等肠道功能失调表现。
  2.皮肌炎时小肠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分节变化、伴低动力和通过时间延长。肉眼可见肠壁水肿、增厚。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肠道损害主要是血管炎的结果,常见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少见腹泻、黑粪,偶见肠梗阻。少数患者有绒毛萎缩,伴发小肠吸收不蛋白丢失性肠病、局限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 肠道症状很常见,肠道局部缺血时,出现腹痛、恶呕吐或腹泻。病变血管闭塞可引起肠溃疡、梗死、穿孔。有时临床症状酷似局限性肠炎或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二.辅助检查
  1.硬皮病 X线检查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扩张具有特征性,有时整个小肠扩张,环状皱襞往往增粗。充钡肠腔边缘呈毛刺状。
  2.皮肌炎 镜检示多处粘膜糜烂、粘膜下层水肿、肌层萎缩和纤维化伴淋巴及浆细胞浸润。肠管粘膜下层至浆膜层小动脉、小静脉内膜增厚易有血栓形成及管腔闭塞。
  3..结节性多动脉炎 X线检查显示小肠粘膜紊乱、溃疡、息肉状增生、节段性狭窄等,也酷似局限性肠炎或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
中 医
临 床
表 现
西 医
诊 断
分 型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鉴 别
诊 断
西 医
治 疗
     1.硬皮病患者57%有小肠受累,小肠受累者50%,伴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脂肪泻,这是由于肠腔扩张、淤滞,导致菌丛大量繁殖,分解胆盐使结合胆盐减少,从而影响微胶粒形成和脂肪的吸收,细菌通过和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的结合来阻碍后者的吸收。应用抗生素抑制腹腔内细菌繁殖,可使特征性的粪内脂肪和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在几日内恢复正常。
  2.系统性红斑狼疮 药物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硫唑嘌呤为主。对肠穿孔等并发症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3.结节性多动脉炎 强的松可减轻胃肠道症状。 如无明显肠出血,可加用抗凝剂,肠道大出血或穿孔者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中 医
治 疗
西 医
预 防
调 护
中 医
预 防
调 护
备 注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医院资质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361 ICP备案号:  蜀ICP备2024109049号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