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动态 医院简介 科室介绍 特色专科 优势病种 网上预约 疾病知识
紫癜性肾炎
西医大类
  西医内科
西医小类:
  泌尿

中医大类

  中医内科 *

中医小类:

  肾病 *
概    述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由此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单纯性尿检异常(血尿最常见)或典型的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
西 医
病 因
病 理

中 医
病 因
病 机

西 医
临 床
表 现
     (一)肾外表现
  多数病人在发病 1~3 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急骤,早期可表现为头痛、纳差、不规则发热等,但多数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
  1.皮疹 典型皮疹初期为散在的小荨麻疹,数小时内消退,变成粉红色斑丘疹,颜色渐深,变为暗红,斑疹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渐变为紫色、棕色而消退,不痛,偶有痒感。长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好发于臀及四肢,尤以双下肢伸面更多见。一般 1~2 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至数月。常伴有其他皮肤过敏现象,如寻麻疹、红疹、血管性水肿、表皮坏死、溃疡,皮疹可反复出现。
  2.胃肠道症状 90% 小儿及 50% 成人有胃肠道表现,多为剧烈的腹部绞痛,以脐周和下腹为主,伴恶心、呕吐、呕血及便血,易误诊为急腹症,但通常无腹膜刺激征。儿童易并发肠套叠,有时可出现肠梗阻和肠穿孔。
  3.关节表现 50% 左右患者有非游走性多关节痛,以膝、踝、肘、腕、髋及手指关节常见。大多在皮肤紫癜后发作,数天后消失,不遗留关节畸形。
  4.其他 不足 10% 的患者可出现头痛、精神症状、感觉异常、颅神经麻痹等。可有喀血、哮喘及呼吸困难。
  (二)肾脏损害
  可见于 22%~60% 的患者。一般于紫癜后 4~8 周出现,少数为数月之后个别也可在皮疹前或皮疹 2 年后。最常见表现是孤立性血尿,蛋白尿多属轻微,亦可发生大量蛋白尿而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少数病人因发生急进性肾炎综合症而出现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恶化。相当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和水肿。
  SHP 肾脏损害常分为以下类型:
  1. 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综合症,占 50%;
  2. 急性肾炎综合症,占 30% ;
  3. 急进性肾炎综合症,在数周、数月内进展到尿毒症,较少见;
  4. 肾病综合征,成人约占 10% ,儿童相对多见;
  5. 慢性肾炎综合症。
中 医
临 床
表 现
西 医
诊 断
分 型
     一、病史及症状
  最常见于儿童,成人患者仅占5%,多在40岁以下。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应用药物、接触异种蛋白等病史;必须有四肢远端、臀部及下腹部、呈对称性分布的出血性紫癜;约半数病例有游走性关节疼痛;部分有腹痛、黑便、恶心及呕吐;肾脏损害的特征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浮肿和高血压,少数病人呈肾病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减退。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但经常出现在肾外表现的4~8周内。
  二、体检发现
  多有过敏性紫癜的特征性皮疹或痕迹;可有高血压、浮肿(紧张性或凹陷性);少数病例可有关节肿胀、腹部压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
  三、辅助检查
  (一)尿检查必有程度不一的血尿、蛋白尿和管型。
  (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早期嗜酸细胞增加。
  (三)免疫学检查:血清IgA可增高但无特异性;血清C3 和CH50多数正常;活动期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多增高。
  (四)严重病例可有Ccr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可有血清白蛋白降低和胆固醇增高。
  (五)肾穿刺可确定本病的病理类型诊断和与IgA肾病鉴别诊断。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鉴 别
诊 断
西 医
治 疗
    
 
  一、有明确感染灶时,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停止食用和接触致敏原的食物和药物,必要时可予脱敏治疗;补充大量维生素C并注意休息。
  二、对于大多数一过性尿检轻微异常,无需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治疗,一般多能完全康复;持续性单纯血尿、蛋白尿,血压不高,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试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必要时口服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片(2mg/kg.d);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时的治疗,参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肾脏病变严重者血浆置换有一定的疗效。若经正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积极肾活检,根据病理改变制定治疗方案。
  三、血尿明显时加用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如清宁丸、热毒清片等,也可用生大黄10g左右/d泡饮。
中 医
治 疗
西 医
预 防
调 护
中 医
预 防
调 护
备 注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医院资质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361 ICP备案号:  蜀ICP备2024109049号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