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简介 | 科室介绍 | 特色专科 | 优势病种 | 网上预约 | 疾病知识 |
面神经炎 |
|||
西医大类 |
西医内科 | 西医小类: |
神经 |
中医大类 |
中医皮肤科 * |
中医小类: |
中医皮肤科 * |
概 述 |
指面神经管内段(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多因局部吹风受凉后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肿胀受压造成面神经缺血引起周围性面瘫。 | ||
西 医 病 因 病 理 |
一、病史及症状: 青壮年多发,部分病人发病前数日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痛疼。病史询问应注意发病前有无面部受凉受风吹等诱因,多数病人于晨起洗漱时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或歪斜,表情不自如,前额纹消失,眼裂开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 二、查体发现: 1.周围性面瘫,病侧不能作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 2.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受损影响到鼓索支时尚有舌前2/3味觉障碍。 3.蹬骨肌分支受累可发生听觉过敏。 4.膝状神经节受累,外耳道出现疱疹,称(Hunt氏综合征)。 三、辅助检查: 1.内听道X线片正常。 2.电生理检查、面神经MCV减慢,面肌EMG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 四、鉴别: 应与引起急性周围性面瘫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腮腺炎或腮腺部肿瘤、桥小脑角肿瘤等。 |
||
中 医 |
|||
西 医 临 床 表 现 |
|||
中 医 临 床 表 现 |
|||
西 医 诊 断 分 型 |
|||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
|||
鉴 别 诊 断 |
|||
西 医 治 疗 |
一、改善微循环,减轻局部水肿,营养神经。706代血浆500ml+胞二磷胆碱500mgV D1次/d7~10天为一疗程,强的松30~40mg1次/d口服,一周后渐减量,维生素B1 30mg2次/d口服,维生素B12 100~500ug肌注 1次/d。 二、理疗:急性期茎乳孔附近部位给以热敷、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 三、保护暴露角膜,防止结合膜炎发生,涂眼膏,戴眼罩。局部保温,按摩均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四、中药:牵正散(僵蚕3g、全蝎3g、白附子3g)共研未,每日服3g。 五、针炙:急性期过后,如不恢复可配合针炙治疗(取穴颊车、地仓、耳门、牵正等穴)。 |
||
中 医 治 疗 |
|||
西 医 预 防 调 护 |
|||
中 医 预 防 调 护 |
|||
备 注 |
|||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361
ICP备案号: 蜀ICP备2024109049号 |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