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简介 | 科室介绍 | 特色专科 | 优势病种 | 网上预约 | 疾病知识 |
周期性麻痹 |
|||
西医大类 |
西医内科 | 西医小类: |
神经 |
中医大类 |
中医内科 * |
中医小类: |
肾病 * |
概 述 |
|||
西 医 病 因 病 理 |
有无暴食、受凉、过劳、月经来潮或应用可的松等诱发因素,有无食含钡食盐史,家族中有无类似患者。 | ||
中 医 |
1.神经检查 应检查瘫痪部位、程度及肌张力,深、浅反射改变情况,有无发音、吞咽及呼吸困难,有无肌强直现象。 2.辅助检查 发作时测血钾、钠、氯及心电图检查。摄131I试验,基础代谢率测定,血清甲状腺素测定。24h尿钾测定,肾小管酸化试验。必要时X线胸部摄片及肌电图检查。对少数发作频繁,时间较长并出现持久性肌无力及肌萎缩者,可考虑行肌活检。 |
||
西 医 临 床 表 现 |
1.病史 注意开始发病的时间,瘫痪的急缓、范围及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口干、心悸、呼吸困难及肌肉疼痛等,有无烦渴、嗜盐表现。高血钾型及正常血钾型注意有无痛性痉挛及肌强直,正常血钾型有食钠盐可缓解史。过去有无类似发作,开始发病年龄,发作久暂、程度及频率,间歇期情况。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现象。 2.一般体检 注意呼吸、脉搏及血压,有无突眼、震颤、心脏杂音及甲状腺肿大等。 |
||
中 医 临 床 表 现 |
|||
西 医 诊 断 分 型 |
一、症状: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疲劳、受凉、酗酒、饱餐、精神刺激常为诱因。1.常发于夜间睡眠或清晨起床时,肢体肌肉对称性无力或完全瘫痪,可伴有肢体酸胀、针刺感等。瘫痪的肢体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可以从下肢逐渐累及上肢,数小时至1—2天内达高峰。2.少数严重患者可发生呼吸肌麻痹、心动过速或过缓、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和血压增高而危及生命。脑神经支配肌一般不受影响。3.发作数小时至数日逐渐恢复,瘫痪最早的肌肉先恢复。发作频率不等,数周或数月一次,个别病例每日发作,也有数年一次或终生仅发作一次。发作间歇一切正常。4.根据发作时的血钾水平,可分为低钾性、高钾性、正常血钾性三种。以低钾性最常见。甲亢伴发的周期性麻痹属低钾型,其发作频率最高,甲亢控制后发作次数减少。 二、体征;病人神志清楚,吞咽、咀嚼、发音、眼球活动正常。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三、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时血钾低于3.5毫摩尔/升以下,心电图呈U波增高、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等表现;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时,血钾增高,血钙降低,心电图呈T波高尖等表现。 四、肌电图(EMG)检查示电位幅度降低,数量减少。完全瘫痪时运动单位消失,电刺激无反应,静息膜电位低于正常。五、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诊断有困难时,可行葡萄糖诱发试验,即口服葡萄糖100g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100 ml,半小时左右出现四肢无力或瘫痪为阳性。 |
||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
|||
鉴 别 诊 断 |
|||
西 医 治 疗 |
1.瘫痪发作时治疗 ①低血钾型:氯化钾2~10g顿服(或鼻饲),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1~2g,3~4/d。或口服螺旋内酯(安体舒通)20mg,3~4/d。病情较重者,静脉滴注补钾。②高血钾型:10%葡萄糖酸钙10~20ml/d静注,发作频繁者口服乙酰唑胺250ml或氢氯噻嗪25mg,2~3/d。③正常血钾型: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1000ml静滴,或口服糖盐水。 2.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及行人工呼吸。 3.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同时进行治疗。 |
||
中 医 治 疗 |
|||
西 医 预 防 调 护 |
1、青壮年男性多见,可有家族史; 2、避免各种诱因如饱餐、大量进食高糖饮食、过度疲劳等。 |
||
中 医 预 防 调 护 |
|||
备 注 |
|||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361
ICP备案号: 蜀ICP备2024109049号 |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