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简介 | 科室介绍 | 特色专科 | 优势病种 | 网上预约 | 疾病知识 |
盆腔脓肿 |
|||
西医大类 |
西医妇产科 | 西医小类: |
妇科 |
中医大类 |
中医妇产科 * |
中医小类: |
中医妇科 * |
概 述 |
|||
西 医 病 因 病 理 |
众多不同的病原体可以引起盆腔炎,这些病原体的到达盆腔生殖器官或组织可以经由以下几种途径: 1.经血液传播众所周知,大多数的盆腔结核感染,其结核菌是由肺或其他器官的结核灶经血液传播的。较罕见的流行性腮腺病毒所致的卵巢炎也是经血液传播,血吸虫卵之沉积于输卵管,也是血行感染的结果,而全身性的菌血症亦可导致盆腔炎症。 2.经淋巴传播盆腔结缔组织炎,包括子宫旁炎,多与宫颈炎症有关。严重的宫颈炎,如宫颈癌所引起的炎症,往往通过淋巴而感染盆腔结缔组织。由于宫颈及阴道损伤而引起的炎症,也常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的感染。丝虫病亦可通过淋巴管而引起盆腔急性淋巴管炎甚至盆腔器官炎症,但这种情况较罕见。 3.直接蔓延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炎,以及急性肠憩室炎均可直接影响盆腔生殖器官。经腹进行的妇科手术,尤其是伴有结肠损伤时,可引起严重的盆腔感染。严重的直肠感染时,细菌亦偶可穿过肠壁而直接感染盆腔器官,即使是较简单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亦可导致阴道残端上部的盆腔结缔组织炎。经阴道进行子宫切除术,则更有此种可能。 4.上行性感染绝大多数盆腔炎系由阴道内的病原体沿粘膜上升而感染盆腔器官。不仅淋球菌是沿粘膜上升至输卵管,其他病原体也是如此。动物实验证实结扎输卵管即不再发生输卵管炎症。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及宫颈外口寄生有大量致病菌,但由于处在强酸性的环境中而不致病,宫颈内口以上则是无菌的。宫颈管经常为粘稠的粘液所堵塞,成为有效的屏障使阴道内的细菌不易上升至宫腔而致病。一旦阴道内的酸碱度发生改变或宫颈管的粘液变得稀薄或消失,则阴道内的细菌即可上升至宫腔。月经来潮时宫颈粘液被冲出,月经血中和了阴道的酸度,有利于阴道菌丛的活跃与上升。原仅停留在前庭大腺或宫颈处的淋球菌常在月经后沿粘膜上升而导致输卵管炎,即此之故。 |
||
中 医 |
|||
西 医 临 床 表 现 |
一.症状 1.急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后体温又复升高、脉快。 2.下腹部坠胀不适或钝痛,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 3.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4.下腹有压痛,直肠指检括约肌松驰,直肠前壁饱满,触痛,有波动感。 二.辅助检查 1.白血球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B超及CT提示盆腔有脓腔存在。 3.直肠前壁(已婚者经后穹隆)穿刺抽到脓液。 |
||
中 医 临 床 表 现 |
|||
西 医 诊 断 分 型 |
大而位低且能触之有波动感的盆腔脓肿,其诊断一般无困难,必要时还可用穿刺吸引法,如吸出脓液,诊断即可确立。如有可能,应将脓液作普通及厌氧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的类型。 位置较高的宫旁炎性包块,单凭妇科检查甚难确定包块是否为脓肿,而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亦不安全,须借助于辅助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 临床上怀疑为脓肿的包块,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包块内有多种回声区,提示包块内有液体(脓液)。此法为非损伤性检查,简便易行,可靠性可高达90%以上。 2.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近年来有人采用67镓或111铟标记的白细胞作扫描以诊断腹腔脓肿,取得较高的准确率,应用111铟作扫描,准确率可高达85~100%。但目前临床上尚少应用。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应用此法以诊断腹腔脓肿可获得100%的准确率。但此法费用昂贵,目前尚不能普遍应用。 |
||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
|||
鉴 别 诊 断 |
|||
西 医 治 疗 |
1.热水坐浴。 2.会阴部理疗。 3.应用抗生素。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灭滴灵、抗生素(头孢唑啉钠)和其他辅药为主。脓肿小、症状不重者,静脉用抗生素,支持疗法,并采用物理透热疗法等。 4.手术疗法:脓肿形成并局限后,应作切开引脓。方法有:经直肠前壁切开排脓;经阴道(已婚妇女)后穹隆切开排脓。 | ||
中 医 治 疗 |
|||
西 医 预 防 调 护 |
|||
中 医 预 防 调 护 |
|||
备 注 |
|||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361
ICP备案号: 蜀ICP备2024109049号 |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