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动态 医院简介 科室介绍 特色专科 优势病种 网上预约 疾病知识
慢性皮肤溃疡
    本院特色相关诊疗
    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此疾病, 治疗方案有新颖性,使用药物独特,疗效尚佳。
    传统中医相关诊疗
慢性皮肤溃疡
中医诊断
    慢性皮肤溃疡属于中医的“顽疮”、“臁疮”、“脱疽”、“席疮”等范畴, 慢性皮肤溃疡的全程存在着致病因素“虚、瘀、腐”的相互作用为患。其中“虚、瘀”为本,“腐”为标。一般来讲, “腐”在本病形成的早期起主要作用,而“虚”往往决定了“瘀、腐”发展的程度,同时又是慢性皮肤溃疡后期的必然结果和主要矛盾, 而“瘀”则往往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根据患者的病情,大致可以分为湿热毒蕴、湿热瘀阻、正(气)虚血瘀三种分型。
      湿热毒蕴证:多见于皮肤溃疡的炎症急性发作期。局部痒痛兼作,疮面腐肉较多,脓水浸淫, 或秽臭难闻,疮周皮肤漫肿灼热。可伴恶寒发热,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
      湿热瘀阻证:多见于皮肤溃疡的炎症缓解期。局部破溃,疮面腐肉未脱,脓水淋漓。可伴口干, 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腻,脉数 。
      正(气)虚血瘀证:多见于皮肤溃疡的肉芽组织增生期及组织重建阶段。疮面腐肉已尽, 肉芽色暗淡不鲜,脓水清稀,新肌难生或不生。可伴神疲乏力,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细。 此外,又因为病因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全身症状表现,如糖尿病性溃疡常伴见血糖升高,可有多饮多食多尿、患肢感觉麻木等症状; 外来伤害引起的可有外伤、毒蛇咬伤、烫伤、接触化学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等病史;静脉曲张性溃疡可伴见静脉曲张团,淤积性皮炎, 患肢浮肿夜重,晨起减轻等;动脉闭塞硬化性溃疡可伴见患肢夜间静息痛,畏寒,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压迫性溃疡常有全身或局部不能自主行动的情况, 全身多发性大面积压迫性溃疡可见患者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状况极差的情形出现。
慢性皮肤溃疡
中医治疗
    一、内外合治 辨证应用
    临证当在同一治疗原则指导下,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或不同症状综合适时运用祛腐化瘀补虚活血生肌煨脓法内外合治, 通过去除“虚”、“瘀”、“邪(毒)”关键因素,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祛腐,包括清热解毒利湿化瘀通络的中药内服外敷,外用升丹制剂拔毒提脓化腐, 或祛瘀化腐中药外用,清除阻碍创面修复的腐,并为生肌创造条件;生肌,包括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生肌的中药内服外敷,外用生肌散等掺药生肌长皮, 或活血生肌中药外用,化生新肌,修复组织缺损,促使创面愈合。
    二、祛瘀化腐 活血生肌
    “瘀” 为疮面难愈合的关键。气血瘀阻经络,则可妨碍气血的运行,阻碍气血生化之机,以致新血不生, 正气无由恢复,使疮面难以得到精气津血的濡养滋润,新肌不能生长;瘀久化火,致使热盛肉腐,血肉腐败,则液化成脓。如此,脓腐不尽,新肌不生, 疮面久不愈合。只有局部溃疡疮面气血运行正常,经络疏通,才能恢复正气,托毒外出,化腐排脓,生肌敛疮收口。
    三、煨脓祛腐、煨脓长肉
    保持创面湿润,在祛腐阶段,煨脓祛腐促使局部疮面脓液分泌增多,干性坏死组织或焦痂软化,出现溶解、脱落, 促使疮面基底部暴露;在生肌阶段,若疮面渗出液少,呈干性,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生长缓慢,换药时疼痛较剧,疮面易再受损伤,宜油性制剂, 如复黄生肌愈创油等以煨脓长肉。
    四、骨与肌腱暴露创面处理
    在失活的组织处外用九一丹、八二丹等提脓祛腐中药,并行“蚕食疗法”逐步清除, 注意保留肌腱和骨骼周围尚未失活的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将裸露的骨质或肌腱覆盖,然后续用化瘀生肌中药,促进上皮增生, 促使创面完全愈合对没有明显坏死的肌腱和骨骼,可在裸露处外用补虚化瘀生肌的中药
    五、注意肉芽组织生长状态 注意肉芽组织生长状态,防止肉芽生长过剩,高出皮肤表面,阻碍上皮正常略行,影响创面愈合进程,必要时应选用平胬丹, 或垫棉压迫法或适当修剪肉芽,保持肉芽组织与皮肤持平,使上皮顺利生长。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各种病因的慢性皮肤溃疡均有显著疗效 ,对于各种病因的难愈性创面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疗程与溃疡病因有关, 创伤性溃疡疗程最短,其依次为感染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复杂性窦瘘,动脉缺血性溃疡疗程最长。
    虽然如此,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方面,仍存在着诊疗疾病标准不统一;各家使用药物标准不同, 不便于大范围应用;侧重于临床疗效,科研方面发展缓慢等不足,还需进一步努力。
慢性皮肤溃疡
中医临床研究
    慢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目前无特效药物及疗法。西医治疗多常用的清创术、皮肤移植、 抗感染或给予维生素类和锌治疗等方面基本停留在等待伤口自愈阶段,这些方法对病程短的早期溃疡效果较好,但对年龄大、 病程久的慢性溃疡疗效则较差。因此,对慢性皮肤溃疡的处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规范的治疗方法。 传统中药以生肌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正如清?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所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 本病的中医治疗,应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中医药外治疗法可以明显促进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尤其对创口晦暗、 肉芽组织不鲜者,疗效更佳。目前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外用药内容丰富,现以常用外用药的剂型为基础,将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研究综述如下:
    1 中药剂型
      1.1 油膏
    邹连琦等[1] 自拟活血生新膏,将120 慢性皮肤溃疡患者按顺序均衡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0 例,使用活血生新膏), 对照组(60 例,使用生肌玉红膏)。
    结果:观察组治愈56 例,好转4 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30 例,好转28 例,总有效率96.7%。
    陈彩霞[2] 应用紫草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40 例。2 周内治愈3 例,4 周内治愈27 例, 其它7周内治愈,总有效率100%。
    马永琦等[3] 应用琦美万慈灵软膏治疗97 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结果:痊愈93 例,总有效率100%。
    解自新等[4] 运用珍珠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206 例,结果:愈合189 例,显效14 例,总有效率98.5%。
      1.2 酊剂
    黄景等[5] 应用黄氏祛腐生肌酊治疗重度外伤长期不愈48 例,痊愈46 例,总有效率95.83%,疗程最短1 周,平均6.3 周。
    王玉等[6] 采用自制复方三黄酊与芩连搽剂联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其中治疗组102 例, 给予复方三黄酊加用芩连搽剂外敷;对照组52 例,采用传统的清洁换药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71 例,有效28 例,总有效率97.1%; 对照组显效16 例,有效18 例,总有效率65.4%。
      1.3 溶液
    王长宏[7] 以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洗治疗臁疮116 例,结果:治愈107 例,好转6 例,总有效率97.41%。
    韩洪等[8] 将93 例慢性皮肤溃疡分为治疗组(63 例)和对照组(30 例)。 治疗组采用解忧汤外洗;对照组用归黄油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53 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治愈10 例,总有效率73.3%。
      1.4 散剂
    陈明岭等[9] 采用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73 例,痊愈45 例,显效14 例,好转12 例,总显效率80.8%,总有效率97.3%。
    苑相爱等[10] 将103 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 例)和对照组(51 例)。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祛腐生肌散; 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行创面清创包扎换药。 结果:治疗组痊愈9 例,显效24 例,有效18 例,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痊愈2 例,显效9 例,有效9 例,总有效率39.21%。
    孙海潮等[11] 应用自拟白黄四石散治疗皮肤溃疡久不收口150 例,并设对照组30 例对比观察。 治疗组采用白黄四石散;对照组按常规外科清创处理。 结果:治疗组治愈142 例,有效8 例,总有效率100%,平均疗程40 天;对照组治愈18 例,有效8 例,总有效率86.67%,平均疗程70天。
    马忠丽等[12] 采用自制敛疡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98 例,并设对照组25 例,采用黄连膏治疗。 结果:治疗组痊愈60 例,显效30 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 例,显效3 例,有效17 例,总有效率88%。
    2 讨论
      2.1 中医对CSU 的认识
      中医药对C S U 的论治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创面修复有着独特的理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代、现代中医学家对CSU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又有了创新性 发展。唐汉钧认为其病因应为“腐—瘀—虚”,提出“祛瘀补虚生肌”之观点, 治疗主张辨证分期,内外合治,标本兼顾[13]。
    韦氏[14] 认为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病机是创伤所致局部经络阻隔,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湿热余毒未净; 久病耗伤气血,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应以活血化瘀,益气补血,拔毒生肌为主要治疗原则。张氏[15] 等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形成内因在于人体正气不足, 卫气、营气、肾精的损耗是其形成机制,主张扶正驱邪。
      2.2 CSU 的中药外治
      2.2.1 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 在应用上,优点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尤其对病灶的凹陷折缝之处或大面积的溃疡,使用油膏更为适宜。 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糜烂、结痂及渗液不多者
      2.2.2 酊剂: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浸泡于乙醇溶液内,最后倾取其药液。 具有收敛散风、杀菌、止痒的作用, 但凡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破皮糜烂者及头面、会阴部皮肤薄嫩处禁用,用后易引起皮肤烧灼及剧痛。
      2.2.3 溶液:是将单味药或复方加水煎熬至一定浓度,滤药渣所得的溶液。可通过在患部进行熏蒸、淋洗和浸浴治疗。 因水剂的组方灵活,CSU 的不同阶段均可配合使用。
      2.2.4 散剂:是将单味药或复方研成极细粉末后,根据制方规律,按其不同作用配伍成方。可达到提脓祛腐、 生肌收口、清热解毒止痛等目的。其缺点是散剂中的药物固体成分多,易成为异物残留于溃疡中,影响愈合;祛腐药颗粒虽细,但含有汞、铅等有毒物质不可久用。 故对操作者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报道广泛,外用药物的适时运用对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实际操作时,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剂型, 也可去其它疗法互相配合使用。但是纵观各种报道,各种剂型的药物配伍与使用方法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因而疗效也有一定差异;多数外用药只是作为院内制剂实验, 科研成果难以普遍推广。如何把传统中药剂型与现代创面修复的新型敷料有机的结合,可为中医药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传统西医相关诊疗
慢性皮肤溃疡综述
    皮肤溃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组织缺损。2周以上创面未愈合者,为慢性皮肤溃疡; 1月以上未愈合者,为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
    慢性皮肤溃疡(CSU)又称慢性皮肤难愈合创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大小不等的溃疡, 以长期不愈合为其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修复,最终导致皮肤组织功能紊乱和解剖缺陷, 病程一般超过4周而无明显愈合倾向的一种皮肤疾病。慢性皮肤溃疡(CSU)是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难以治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并且愈后易复发,慢性皮肤溃疡久治不愈存在癌变的风险,医疗负担重且其严重性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慢性皮肤溃疡病因
    该病的基本病因是局部缺血为主,部份是合并感染因素互为因果,包括血管性溃疡 (动脉闭塞硬化性溃疡、静脉曲张性溃疡)、外伤性溃疡、感染性溃疡、化学性溃疡、放射性溃疡、压迫性溃疡、神经营养不良性溃疡、 糖尿病性溃疡、毒蛇咬伤性溃疡、烧伤后瘢痕上溃疡等
    1、溃疡多位于结蹄组织致密、血运相对较差的部位,如胫前、踝跟及足部。
    2、原因多为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瘢痕化严重或早起处理不当导致,甚至伴有贴骨瘢痕、血循环差, 如污染较重又清疮不彻底。
    3、病人多为老年人,而且溃疡本身常不影响其生活,因此未引起病人和家属的足够重视,缺乏正规、系统的治疗。
    4、合并骨、关节、钢板、肌腱等外露,用换药等非手术治疗无法解决。
    5、临近关节的皮肤溃疡,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致关节僵硬强制,甚至炎症波及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增加治疗难度。
    6、病程较长、身体状况较差或有其他并发症,常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由于这些疾病的存在,严重影响溃疡的愈合和治疗效果。
慢性皮肤溃疡表现
    1、溃疡多位于结蹄组织致密、血运相对较差的部位,如胫前、踝跟及足部。
    2、原因多为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瘢痕化严重或早起处理不当导致,甚至伴有贴骨瘢痕、 血循环差,如污染较重又清疮不彻底。
    3、病人多为老年人,而且溃疡本身常不影响其生活,因此未引起病人和家属的足够重视,缺乏正规、系统的治疗。
    4、合并骨、关节、钢板、肌腱等外露,用换药等非手术治疗无法解决。
    5、临近关节的皮肤溃疡,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致关节僵硬强制,甚至炎症波及关节, 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增加治疗难度。
    6、病程较长、身体状况较差或有其他并发症,常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心脏病、 高血压、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由于这些疾病的存在,严重影响溃疡的愈合和治疗效果。
慢性皮肤溃疡诊断
    1.查体:鼓膜检查未见明显病变。音叉试验提示感音神经性聋。
    2.辅助检查
  (1)听力检查纯音测听:听力曲线一般显示中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呈高频下降型。 声导抗检测:鼓室压力曲线正常。 耳声发射及耳蜗电图提示蜗性损害。
  (2)前庭功能检查一般于眩晕缓解期进行,常用冷热交替试验结合眼震电图描记, 试验结果可能正常、减退或完全消失。
  (3)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听道MR提示内听道及颅脑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根据临床症状、查体与听力学检查的结果,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听力下降后, 可做出临床诊断。
慢性皮肤溃疡治疗
    1、抗感染,根据感染状况选用抗感染药物。
    2、改善微循环,用红外线照射(TDP)可改变血液循环,使用小牛血清水解蛋白注射液可以促进血管功能改善, 有助于皮损修复 3、局部换药治疗。
耳聋疗效评估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1996)疗效分级标准:
        ①痊愈0.25-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
        ②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
        ③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
        ④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慢性皮肤溃疡预后
    突发性聋有自愈倾向,一部分患者可自行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前听力损失严重、伴有眩晕等是预后不佳因素。 儿童和老人的听力恢复较其他年龄组差。治疗开始的时间对预后也有影响,一般在7~10天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医院资质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361 ICP备案号:  蜀ICP备2024109049号
网站制作:成都天加利科技有限公司